“我们生下来就很弱小,我们需要力量;我们生下来就一无所有,我们需要援助;我们生下来就懵懂无知,我们需要判断的能力。而我们出生时缺乏的和成长中需要的一切,教育都会赋予我们!”
“出生的时候,婴儿会啼哭,他们的婴幼儿时期就是在啼哭中度过的。有时候,为了让他们平静下来,我们会抱抱他们,抚慰他们;还有时候,为了让他们安静下来,我们会吓唬他们,甚至打他们。我们会做些让他们开心的事情,或者我们会硬要他们做些让我们开心的事情。不是我们屈从于他们的奇思怪想,就是他们顺从我们自己一时的念头。
没有折中的办法,不是他们对我们下命令,就是我们让他们服从命令。因此他们最先习得的观念不是支配别人就是受人支配。他们还不知道怎么说话,就会命令别人了;他们还不知道怎么行动,就会按照别人的意思行动了。有时候,他们还没有认识到自己的过错,或者甚至根本没有犯错,我们就惩罚他们。我们就是这样早早地把这些强烈的情绪灌入到他幼小的心灵中,然后又把这些归为孩子的天性,并且在这样煞费苦心地让孩子变坏之后,又抱怨发现他们是这样的人。
”
“当一个男人做了父亲,并为孩子提供生活所需的一切时,他只完成了他任务的三分之一。他应该为人类生育一个自然人;为社会培养一个社会人;为国家塑造一个公民……贫穷、事业或人权尊重都不能成为一个人不亲自供养和教育孩子的理由。”
请原谅我大段抄录原文,因为就介绍一本好书而言,没有什么比摘录精彩片段更有说服力。溪溪三岁半,从怀孕到现在的4年,面临不少问题,包括托幼衔接班、早教、保持卫生与尽情玩耍等,所幸在几乎每一件事情上,我从来没有犹豫不决过。因为我知道她真正需要的是什么,其中最重要的是生而为人的尊严,对理解和爱的渴求。也能把握约束的度,让她逐渐明白自我与外界的界限,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,力求给她足够的自由去探索、去尝试、去体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