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也是日本人对《鬼灭之刃》褒奖最多的理由。战斗和捉鬼的故事在日本有许多,但《鬼灭之刃》第一次提出了一个观点:“鬼(敌人)曾经也是人。”论述这个观点的,是被打败的鬼在消失之际,总会被唤醒曾经作为人类的回忆,细致地追溯它们的过去。这些过去,同样是通过家族关系体现的——几乎每个角色都有一段原生家庭的故事,鬼之所以成为鬼,多是因为受到了来自家人的伤害。
家庭关系才是《鬼灭之刃》披着战斗漫的外衣真正要表达的主题。鬼为什么要放弃做人?如果把这些过往经历集合起来,大约能看出现代日本崩坏的家族群像和孤独的人际关系,如果放到社会新闻版做个专题,标题可以叫做:不配做父母的人,变成鬼的孩子们。希望得到父母肯定的孩子,受到家庭虐待的孩子,被社会抛弃的孤独的孩子,体弱多病无法走路的残疾的孩子……在生活的艰难中渐渐陷入绝望,最后变成了鬼。
世界充满了理不尽的残酷,和家人之间的幸福关系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被破坏,幸福破灭的时候一直弥漫着血腥味。比起代表正义的鬼杀队,作为反派的鬼的这一方更像是现代人的群像,知道了它们经历过痛苦的人生,背负着不堪的过去,观众很容易产生共情:鬼是因为遭受了挫折和丧失体验,无法从绝望、悲哀和后悔的心情中恢复,才走上了伤害他人让自己变得更强的利己之路。人人心中都藏着鬼。这就是电影播出后,鬼的主角“魇梦”和“猗窝座”获得超高人气的原因。